天天观焦点:《极寒之城》:上半年最硬的男人戏,为啥硬得不好看? 陈仟钰是上戏艺考第一

时间:2023-06-15 11:11:00       来源:后浪电影

导演杨枫搁置了4年的处女作《极寒之城》终于上映,甚至比导演的第二部作品《铁道英雄》上映还要晚。

在没观影之前,我以为这是一部谍战片,因为年代背景和发生地,和张艺谋那部《悬崖之上》实在太像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看了开头夏雨和金士杰的对话,我发现这是要走武侠片的路子,故事显然脱胎于荆轲刺秦王。

而看到最后,这又分明是一部黑帮片。

又见哈尔滨

POST WAVE FILM

故事又一次发生在哈尔滨。

为什么要说又?因为近年来有太多影视剧的背景,都放在了哈尔滨。比如《白日焰火》,比如《无证之罪》,比如《悬崖》,比如《悬崖之上》。

《悬崖之上》剧照

为什么哈尔滨这么吃香?

因为异域风情的城市建筑,以及漫长而萧杀的冬季,特别容易赋予一部作品温度和腔调。所以说,选准了城市,会让影片自带质感。

《白日焰火》剧照

除了城市本身,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也很重要,在那个时间节点,哈尔滨这座城市足够乱。

故事发生在1945年的冬天,日本人已经投降,苏联红军还未撤出东北,这座城市未来的归属还未确定。

这就让哈尔滨呈现出一个秩序的真空(苏联人并没有管理的权力),各方势力都渗透进来,却没有谁能一家独大。

《悬崖之上》剧照

此时的哈尔滨,用一句风云际会来形容不为过。

也只有在这样的舞台上,才好上演最惨烈的复仇故事。

说句玩笑话,夏雨扮演的主人公顾念如果再晚半年来哈尔滨,连仇都不用报了。

1946年4月28日,哈尔滨成为全国第一个解放的省会城市——到那时,还有黑帮和土匪的容身之处吗?

虽然选择了一个最容易展示家国情怀的舞台,但导演显然没打算把故事讲得太宏大。

他只打算讲一个单纯的复仇故事。

《悬崖》剧照

尽管影片为主人公提供了抗联背景,给黑帮分子安排了汉奸身份。

但这只是为了简单的划清正邪阵营,这些身份和背景在电影里基本上没起什么作用。

换句话说,推动主人公复仇的力量是情感,而不是理念。

说白了就是我兄弟全家被人杀了,我得替他报仇。

就这么简单。

说实话,这样的设计有点儿浪费哈尔滨这个时代背景,因为你把故事放到三十年代上海滩,它同样成立。

导演的武侠情结

POST WAVE FILM

在影片的一头一尾,夏雨扮演的顾念和金士杰扮演的老焦,展开了一场对话,从这场对话中,我们可以看到导演的精神追求。

主人公顾念要复仇,就要先打入黑帮内部查真凶,而打入黑帮内部就要纳投名状。

而这个投名状,就是老焦的人头。

这典故我们并不陌生,就是荆轲借樊於期的人头刺杀秦王的故事。

所以这部影片在精神内核上,是一部武侠片。

导演希望自己塑造的主人公,是司马迁笔下《刺客列传》里的豪侠义士。

这让人期待,因为武侠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。

随着香港电影的没落,如今的电影市场,武侠片也渐渐式微。

近15年称得上好看的武侠片,也就《绣春刀》《剑雨》等区区几部。

《剑雨》海报

虽然网络小说中玄幻、仙侠似乎也是武侠的分支。

然而绝大多数作品,都缺少传统武侠的精气神,主人公们展现出来的处事原则往往功利、犬儒甚至猥琐。

这种类型作品当道,应该是迎合了当下读者的精神面貌,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要比侠之大者更有受众。

《绣春刀》海报

武侠片的没落,与人们不再相信武侠的精神内核有关。

这有点像北野武拍摄的《极恶非道》系列,故事里全员恶人的表达背后,其实是北野武对日本社会的极度失望。

昭和男儿正在被平成废宅所取代,甚至连黑社会都不讲道义了。

而在这部《极寒之城》里,我们能看到导演的武侠情结。

他还是试图呈现一个快意恩仇的江湖,一段铁肩担道义的故事。

所以如果找和这部影片类似的电影,其实并不是张艺谋的《悬崖之上》,也不是程耳的《罗曼蒂克消亡史》。

而是张彻的武侠片,是《大上海1937》,是《西安杀戮》。

深度“致敬”

POST WAVE FILM

如果说在精神内核上,《极寒之城》应该归类为武侠片,那么在表达风格上,这部电影又在向好莱坞黑帮片致敬。

故事更加冷峻内敛,避免过于热血,也避免过多的血浆,导演集中笔墨描绘少数暴力场景,来烘托出整个故事的残酷性。

比如黑帮老大儿子李庆在理发店用牛棒骨捅死土匪头子那一段,颇有几分《黄海》里老棉的风采。

再比如主人公顾念在澡堂子单挑杀手那一段,无论是残酷性和Cult感都可圈可点。

导演达到了他想要的效果,整部影片的观影体验也的确不错,如果我没看过柯南伯格的那部《东方的承诺》的话……

很遗憾,刚才说到的那两场展现导演暴力美学的场景,都与《东方的承诺》如出一辙。

《东方的承诺》海报

而如果你看过《东方的承诺》里维果·莫特森在澡堂子里的那段打斗,夏雨的这段就平平无奇了。

莫特森全裸出镜,被对手如凌迟般划了一刀又一刀,那个舞台效果,Cult值拉满。

《东方的承诺》剧照

当然这也怪不得导演和夏雨,审片尺度限制了夏雨的发挥,以至于中国影视作品里的澡堂斗殴,人人都裹着一条永不掉落的神奇毛巾。

而把这两场打戏串起了的那条叙事线索,自然也来自《东方的承诺》。

黑帮老大的儿子因为某种原因杀掉了一个人,而这个人的兄弟前来复仇,主人公则被安排成为替罪羊。

《东方的承诺》剧照

而这也成为了《极寒之城》的尴尬之处——最具有古典黑帮意味的情节,和最具有暴力美学色彩的打斗,竟然都不是原创。

差点意思

POST WAVE FILM

更为遗憾的是,如果把这部分“致敬”情节拿掉,影片就多少有点儿乏善可陈了。甚至很多情节都很多余。

报社主编一家那条线,除了给主人公增加一根“软肋”之外,对剧情推动意义不大。

而如果把主人公妻子的情节拿掉,对于影片也毫无影响。

当然和这些细枝末节相比,影片更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看不到一个被塑造出来的人物。

尽管邀请了诸如李立群、张国柱、高捷这一大帮台湾老戏骨,但却没有给他们发挥演技的空间。

没有发挥演技的空间是因为人物没有情绪张力,以至于谁被谁打死了我都不觉得惋惜,因为我基本没有往任何一个人物身上投注感情。

角色们彼此间似乎也没有这样的惋惜,仿佛所有人联合在一起都只是为了利益。

至于那个杀了土匪、救了主人公、最后向父亲开枪的黑帮公子哥,我只当他是神经病。

说实话,没有了人物,武侠片的侠义精神就失去了载体,影片也就无法达到导演想要的效果。

最后仅仅是在故事的结尾,当金士杰微笑着用枪指向自己的脑袋时,有了那么一点儿“三杯吐然诺,五岳倒为轻”的意味。

不过也必须承认,导演已经竭尽所能。

为了达到做旧如旧的效果,导演甚至牺牲了年轻观众和女性观众。

导演没有邀请偶像明星参演,也没有刻画像样的女性角色,他只想打造一个男人的江湖。

为了让影片有老旧的感觉,导演邀请了一帮台湾老戏骨镇场,这些人的风范与气质,也的确更像是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人。

这些演员提升了影片的质感,但是故事本身却没能提升影片的品质,再加上过于明显的致敬,最终让影片呈现出来的效果,差了那么点儿意思。
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