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诗歌,尤其是古诗,我们眼前一见浮现出一副才子佳人,红袖添香的经典画面,在很多影视作品中,似乎诗歌是为士人阶层所垄断的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但事实上,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,在封建社会后期,文学呈现了一定程度上的市民化,普通人也可以接触诗歌。
吟诗作赋是士人阶层特权这一观点站不住脚的原因还有一个,那就是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下,阶层虽然固定,不易流动,但那指的是自下而上的流动,社会福利系统欠缺的古代,自上而下实现阶级跌落还是很容易的,要么天灾,要么人祸。
古代四民的等级划分是由高到低分为“士农工商”,士人在鄙视链的顶端,商人看四排的,最后站在鄙视链底端的,还另有其人,这个职业更为人所不齿,因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,还靠人施舍才能活命,也就是乞丐。
乞丐都是居无定所,没有安身立命的本钱,朝不保夕,连一天三顿饭都没有着落,物质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,谁也不会觉得他们会有精神需求。
可是在嘉庆年间,一位乞丐却打破了人们的这一印象,这个乞丐在被冻死前做了一首绝命诗,乞丐作诗已经够让人啧啧称奇的了,更难得的是,这首诗从才情到利益都十分不俗,使无数士大夫都自惭形秽。
文学市民化
我们现在把诗歌看作是风雅的象征,爱好附庸风雅的人都要去蹭一蹭诗歌,但是诗歌在古人的生活中扮演的是更为平易近人的角色,所谓诗以言志,诗歌主要用来当时记录当时人民的思想感情和一些事迹。
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就是《诗经》了,诗经记录的诗歌可以分为三大类,分别是风雅颂,风记录的是各地的民歌,雅是贵族宴饮聚会时所作的诗,颂是用来祭祀时的诗歌。
可以说在当时最受人重视的,未必是第一类,但是历史证明了,亲近人民,属于人民的文化,才能经得住考验,永垂不朽。《诗经》流传至今,雅和颂两大类失佚众多,风却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。
在之后的朝代里,诗歌渐渐离人民远去,成为了精英阶层的内部文化,风花雪月成了诗歌的主要题材。
随后到来的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朝代,那个活在无数中国人心中,使人心生向往的唐朝诗歌在这一时期发展至巅峰,涌现了无数的优秀诗人,更有唐诗300首流传于世。
元明清时期,市民阶层的人数不断扩大他们的文化需求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注意,为了适应这一点,文学开始市民化,诗歌走下巅峰,便于民众理解的戏剧小说则成为新宠。
元朝时期,杂剧得到空前发展,其中著名的有《窦娥冤》、《西厢记》等,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。
乞丐绝命诗
虽然巅峰不在,但诗歌依然在文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角色,翻开四大名著,我们就能看出,明清时期的小说中夹杂着大量的诗歌,民众在通俗化文学中得以接触诗歌,提高了自身的文化修养,打破了士人阶层对此的垄断权。
所以说来说去,一个乞丐会作诗,倒也并非什么天方夜谭,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,但是作诗作那么好,可就实在不同凡响了。
最令人好奇的莫过于这个乞丐的身世,有这样才情的人,怎么会沦落到此般田地?
据说,嘉庆年间某年冬天,浙江省温州永嘉地区迎来剧烈的降温,百姓毫无防备,许多人在室外活活被冻死,尸横遍野的场景骇人听闻,但也无可奈何,为了避免尸体腐烂引发疫病,同时也是为了宽慰死者,官府负责收敛尸体。
通州官道旁一个乞丐静静地躺着,失去了生命,也许是执行任务者的疏漏,他的尸体没有被收敛,还是一个拾粪的老者从他身边路过发现不对,老者看他已经冻僵,就知道无力回天了。老者自己年老体弱,拖不动他,就象征性地给他盖上一层茅草,转身向官府报告此事。
官府的人很快前来,衙役们惊异地发现,这个乞丐手中还攥着一张纸,这张纸的正中写了一首诗。
诗曰:“身世浑如水上鸥,随风逐浪到南州。饭囊日暮盛残月,歌板临风唱晚秋。一肩尽是古今愁,两脚踢翻凡尘世。而今不食嗟来食,黄犬何须吠不休。”
士大夫惭愧
这首诗写得实在不凡,这个乞丐应该也是大有来历的,在场人员就把这张纸送到了当地州官那里,希望州官能调动力量,调查这个乞丐的身世背景,调查到最后,他们除了知道这个乞丐是本地人之外,一无所获。
找不到亲属,乞丐的尸体就无人认领,而看了这首诗后,州官大为感慨,下令将他好好安葬,还专门给他立了一块墓碑,墓碑上刻着“永嘉诗丐之墓”这几个字。
诗歌发展到最后,脱离了描写百姓的本心,转而以语言绮艳,矫揉做作为主,这个乞丐在自己生命的最后,抒发内心所感,写出世态炎凉,诉说了底层小人物的心声。读来如刻骨刀,凌冽而真实,锦衣玉食,最终写出文风靡丽,却毫无实际意义诗歌的那些士大夫确实应该羞愧。
小结:
一个乞丐能吟诗作赋,做出来的诗还是那样的精妙,这件事背后一定更有故事,没有人生来就是乞丐,这个乞丐应该一开始也是家中条件足以支持读书的人,作为一个读书人,他可能曾经也满怀理想,打算参加科举,施展抱负。
可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,他也许遭遇了什么变故,家道中落,自己也彻底堕落,颓废成为了乞丐,眼睁睁看着自己的人生远离了曾经计划的方向。
他漫无目的地活着,勉强撑过一天又一天,终于那一天到来了,感受到死亡的到来,他以毕生才情发出那一声绝唱。
正是这一绝唱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,他这个平时无人问津的乞丐成为了大家探究分析的对象,他的才名从当时一直流传到现在,在死后获得了他一直追求的认可。
关键词: